Linux账户管理实践
1、环境准备
-
ubuntu20.04 LTS
-
所有操作都在root账户下操作
2、新建用户组和用户
1 | #首先新建一个组 |
查看一下用户组状态,输入cat /etc/group
查看组的信息,默认新建的用户自己的用户名为一组
3、group组操作
1 | #用户操作在/etc/passwd都有记录 |
4、登录
然后进行分别登陆,发现两个终端有点不一样!可以发现第二种方式创建的用户有点问题,只有一个$符号,这是怎么回事?
原因:查看/etc/passwd
文件后发现,新建的用户未指定shell。我们只需将其指定为/bin/bash
即可;也可以进入该文件进行修改;
1 | #切换用户,这里切换是使用当前用户环境 |
5、给新建用户添加sudo权限
5.1 添加到sudo组
1 | #添加shawn到sudo组,需要时输入shawn的密码即可 |
5.2 修改sudoers表
1 | #首先要切换到root权限 |
5.3 /etc/sudoers
的格式
user host=(run_as) command
- user:一位或几位用户,在/etc/group中可以用一个%代替它,组对象的名称一定要用百分号%开头。
- host:一个或几个主机名,ALL表示可以在所有的主机上
- run_as:作为哪个用户运行,常见选项是root和ALL
- command:想让用户或组运行的一个或几个根级别命令
举几个例子
1 | #%表示用户组,!表示禁止执行。 |
6、/etc/passwd
详解
对于/etc/passwd
文件,它是用于存放用户名字和用户标识符号的一些信息的。
以root账户为例,各部分之间用:分隔开,可以分成7部分内容
root:x :0 :0 : root : /root : /bin/bash
root
:账户名称x
:密码,由于/etc/passwd这个文件是可以让所有用户读取,故为了安全,这个地方只能看到x,而隐藏了真实的密码0
:用户识别码(UID)0
:组识别码(GID),和/etc/group
文件有关系root
:该用户的信息说明,没有很重要的用途,仅仅是一个说明而已/root
:该用户的家目录,登录时候进入的目录,如果想修改登录时候的家目录所在,就可以在这里进行修改了/bin/bash
:shell,当用户执行命令的时候,是用的/bin/bash(在这个例子中)这个shell来执行命令。
7、删除用户和组
1 | userdel 用户名 # 从配置文件中删除用户,并不删除用户下的文件夹 |
8、其他
新建普通用户,可以将服务器资源分发给不同的用户,还可以赋予用户不同的权限;而组就是用来管理用户的,当用户多了的时候,比如需要赋予一批用户超级管理员权限,则只需要将用户添加到超级管理员的组就可以了